然而,隆基的持续领先,就在2019年遭遇了挑战。
此外,光伏也要形成更加开放的发展思路,让光伏+渗透更多的场景、叠加更多的工具、建立更多的朋友,同时完善利益共享或价值补偿机制,这样才能让光伏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是,随着光伏及锂电成本可预期的下降,光伏+储能预计很快会迎来较大的发展。
三、与储能的关系储能对于弥补光伏三大局限性,作用直接,意义重大。火电作为电力系统压舱石的核心地位,还将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去年以来,由于上游成本因素,光伏系统及锂电储能系统的成本居高不小,短期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0亿KW(占比54.6%),同比增长4.1%;光伏装机容量约3.1亿KW(占比13.0%),同比增长20.9%。过去两年,光伏行业景气度颇高,产能、收入、市值大幅增长,千亿市值环绕,气势碾压风电,群星璀璨靓过锂电,其他传统能源更是不值一提。
但是,随着新能源占比提高,同时电力需求稳定增长,电力需求结构多元化,峰值负荷还会持续提高,调峰压力会越来越明显,火电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发挥不可替代的压舱石作用。这个表态,鲜明地指出了光伏以及风电,与火电和电网的共生关系,更是首次强调了特高压的战略价值。这家公司已有3万吨颗粒硅产能达产。
保利协鑫的重点则是颗粒硅。再看拥有印钞机的硅料巨头2021年的财务表现(因东方希望未上市,未披露相关财务数据)。在这些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公司的野心之外,硅业分会也提出了今年的预测: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86万吨/年以上,较2021年增加34万吨/年。近年来,我国硅料企业带着成熟的工艺、精细的管理和较低的成本角逐全球硅料市场。
其中大部分仍将来自五大巨头:通过释放内蒙古通威二期、永祥新能源二期和云南通威一期,通威旗下永祥股份有望达到产能12-15万吨/年;通过江苏中能颗粒硅和乐山协鑫颗粒硅,保利协鑫预计产能11万吨/年,大全能源预计4万吨/年,新特能源预计2万吨/年。通威股份公开表示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33万吨。
光伏印钞机仍在运转,硅料巨头依然得以雄踞利益链最顶端俯视整个产业链。今年之内,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有效产能便几乎可以直接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2020年,这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为通威股份占比16.5%,保利协鑫占比15.6%,新特能源占14.7%,大全能源占14.7%,东方希望占12.9%。在这些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公司的野心之外,硅业分会也提出了今年的预测: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86万吨/年以上,较2021年增加34万吨/年。
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则抛出了远期规划。未来,谁的财能更胜一筹?短期来看,判断依据约等于公司的硅料有效产能。本来,硅料涨到200多元/kg已属超出合理空间。但是设备限制让快速扩张的计划和欲望同时成为泡影。
这家公司已有3万吨颗粒硅产能达产。近年来,我国硅料企业带着成熟的工艺、精细的管理和较低的成本角逐全球硅料市场。
全球其余公司共分余下25%的市场份额。4月2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了国内太阳能级硅料最新成交价,本周硅料均价持续上涨。
硅料厂房的设备,包括零部件多达数千种。因此,补充产能一时无望。仅仅关键设备,从定货到交货就需要9-10个月的时间,不同客户还会需要特殊订制的设备。光伏印钞机仍在运转,硅料巨头依然得以雄踞利益链最顶端俯视整个产业链。2021年全球硅料产能前五大企业均来自中国。再看拥有印钞机的硅料巨头2021年的财务表现(因东方希望未上市,未披露相关财务数据)。
目前在全球硅料市场中形成了五巨头的格局,它们分别为通威股份、保利协鑫、新特能源、大全能源和东方希望。即便连经验丰富的企业,也至少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完成从建厂房、购买安装和调试设备的周期,经验欠缺的企业甚至两年都无法完成。
下游持续旺盛的需求,成为硅料价格得以持续上涨的客观原因。今年之内,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有效产能便几乎可以直接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
自2021年年初以来,硅料价格从80元/kg,一路飙升到了200多元/kg,最高时达276元/kg,出现十余年未有之繁荣。其中大部分仍将来自五大巨头:通过释放内蒙古通威二期、永祥新能源二期和云南通威一期,通威旗下永祥股份有望达到产能12-15万吨/年;通过江苏中能颗粒硅和乐山协鑫颗粒硅,保利协鑫预计产能11万吨/年,大全能源预计4万吨/年,新特能源预计2万吨/年。
硅业分会称,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9-259元/kg,成交均价为253.3元/kg;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7-257元/kg,成交均价为250.9元/kg;单晶菜花料价格区间在244-254元/kg,成交均价为248.1元/kg。通威股份公开表示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33万吨。保利协鑫的重点则是颗粒硅。徐州、乐山、包头三地年内均有新项目投产,公司称2022年硅料产能预计将达36万吨。
这也使硅料企业拥有了令人艳羡的盈利能力。大全能源拟投资332.5亿元人民币,在包头市投资建设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和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以及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和2.1万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项目。
那么,来看看硅料五巨头的市场份额和实际产能。通过更多资金、企业介入,行业平均利润本该因供需变化重归行业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硅料价格应该会快速回到百元左右,利润回到30-40%的合理区间。
截至2020年底,五大硅料巨头的产能则分别为:通威股份9万吨,保利协鑫8.5万吨,新特能源7.2万吨,大全能源7万吨,东方希望4万吨。特变电工也同时宣布,拟投资12.65亿元用于新特能源多晶硅技改项目,完成后可让其多晶硅产量提高至10万吨/年;新特能源和新特硅材料公司还计划在新疆投资建设2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约176亿元。
其中,通威股份以24%的有效产能占据全球第一,大全能源则占16%,保利协鑫占13%,新特能源和东方希望各占11%2022年初,信实工业宣布未来15年将投资760亿美元用于印度的绿色能源项目,其中80亿元将投资于多晶硅、晶圆、电池、组件等制造领域。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印度市场2022-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CAGR将达到22%。对于印度企业而言,中国即是最佳的成功范本,信实工业作为一家高度成熟的商业企业,必然也会遵循基本的商业规律。
比如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当初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凭借成本优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基地,全球市占率高达55%。说起信实工业,在印度可谓家喻户晓。
根据规划,印度至2030年将实现500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其中光伏装机将超过280GW。公司主营业务横跨能源、金融、电信、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2020财年营业收入629.12亿美元,利润66.19亿美元。
在仿制药领域,印度政府为了摆脱对价格高企的欧美进口药的依赖,大力扶持本土制药产业。根据2021年《财富》杂志显示,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155位。